联系我们

点金教育教学点一:圣地校区

地址:圣地公寓A座11层

电话:17705481602

点金教育教学点二:擂鼓石校区

地址:擂鼓石路与傲徕峰路交界处西90米路北

电话:17705484007

点金教育教学点三:奥园校区

地址:奥林匹克花园南门西三楼东南

电话:17705484006

点金教育教学点四:云集校区

地址:灵山大街泰山云集商业街1号楼3层

电话:15662057268

点金教育教学点五:青年路校区

地址:青年路82号5层

电话:17705484005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资讯
  • 改变平庸从教做人开始

    当今的孩子好像都很聪明,都很优秀,其实那只是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的一种幻觉。如果在国际视野下,“平庸”似乎是许多中国孩子的标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无权利意识。自孩子想独立做事起,权利就被剥夺了,从吃饭到穿衣,从玩耍到兴趣班,统统没有决断权。从未行使过权利,也就没有权利意识,自然也没有责任意识。 情...
    发布时间:2018/3/17   点击次数:651

  • 加强师范教育需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此做了很大努力,但师范教育投入保障仍然是一个短板。”谈到师范教育投入保障,曾长期担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的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委员说。 管培俊认为,教师是复合型人才,师范生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信息时代又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满...
    发布时间:2018/3/16   点击次数:708

  • 教育现代化如何走好攻坚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还需要实现哪些根本性跨越?今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听听他们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 教育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8/3/15   点击次数:618

  • 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

    教育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千百年来,无数教育工作者历尽艰辛上下求索,为教育呕心沥血。教育又是一门艺术,是不断发现人、创造人的美丽艺术。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发现人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围绕学生主体的发展创造着一种又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只要坚持准确的发现,坚持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教育就会在艰苦...
    发布时间:2018/3/14   点击次数:769

  • 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什么

    如果要评选出今年教育行业的热词,那么“人工智能”上榜毫无疑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也出现了多次。当人工智能遇上教育,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全国政协委员。 个性化学习将成为主流 “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真正做到对每个孩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但人工智能带来了这样的机会,通过跟...
    发布时间:2018/3/12   点击次数:656

  • 让红色基因融入教育中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发布时间:2018/3/11   点击次数:760

  • 对一份建议的12年坚守

    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写道:“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 这句话,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等了12年。 周洪宇代表曾用“代表要像鸡打鸣,不能不打,还要打得准”来形容人大代表履职的体会。后来,这...
    发布时间:2018/3/9   点击次数:728

  •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教育如何应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我们该如何主动而为、科学应对?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几位全国人大代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啃“硬骨头”...
    发布时间:2018/3/8   点击次数:692

  • 多方携手为校外培训热“降温”

    “治理培训机构乱象不能一阵风,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打好组合拳。”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的一句话点出了这几天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发布了10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补课的需求不减反增,学习由课内转向课外,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
    发布时间:2018/3/7   点击次数:70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9条记录 总共135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