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教育教学点一:圣地校区
地址:圣地公寓A座11层
电话:17705481602
点金教育教学点二:擂鼓石校区
地址:擂鼓石路与傲徕峰路交界处西90米路北
电话:17705484007
点金教育教学点三:奥园校区
地址:奥林匹克花园南门西三楼东南
电话:17705484006
点金教育教学点四:云集校区
地址:灵山大街泰山云集商业街1号楼3层
电话:15662057268
点金教育教学点五:青年路校区
地址:青年路82号5层
电话:17705484005

“妈,您给我看下孩子,我去给她冲牛奶”。
年轻媳妇丹丹冲牛奶却发现婆婆正拿着饼干喂孩子,丹丹觉得女儿吃多了饼干会喝不下牛奶,于是不准婆婆继续喂食。可老人家觉得孙女不想喝牛奶,就又拿了块饼干喂给孩子,却把媳妇惹毛了,“都说了别给她吃饼干,这是喝牛奶的时间,吃饱了还怎么喝啊!”
媳妇的指责让婆婆怒了,“吃什么不是吃啊,你没见孩子不想喝吗?你自己带吧,我不管了”!就这样,婆媳俩闹了矛盾,好几天都互不搭理。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是常见,年轻爸妈和老一辈在同一屋檐下,因着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也是你说你有理,她说她没错,而这种教育分歧却让大家怨声载道,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团糟。
01
我给孩子定规矩,请您不要插手
为人父母,没有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因此,年轻爸妈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可谓是下足了心血,可偏偏宠娃心切的爷爷奶奶总是会拐着弯的帮孩子,这就使得孩子越来越难管教。
不由想起,今年除夕的时候,我和老公带着儿子一起回湖北老家过年发生的一件事。那是晚上了,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在外边放鞭炮,跑着闹着,玩得非常开心。可突然有个孩子的哭声响了起来。
赶忙看过去,才发现孩子们放鞭炮的时候离得太近,5岁的侄子还没来得及抛开鞭炮就炸了,把鱼儿的袄子炸了个洞。看到孩子们闹出了事,我气得把儿子手中的鞭炮拿了过来,问他:“妈妈说过几遍了,玩烟花不要对着人,会出事的,你听不进去是吗?既然不听话,就不要玩了,现在赶紧去和弟弟道歉。”
儿子被我严肃的样子说哭了,哭声把家里的老人引了来,赶忙抱着孩子对我说:“这不是没出事嘛,小孩子都这样的,不要紧。”说完还去哄儿子,“奶奶再带你去放鞭炮啊,妈妈坏,我们不理她。”

听到这里,我特别生气,对老人家说:“这件事您别插手!你看,就是因为你们宠他,结果现在差点出事了吧。还好只是袄子破了洞,要是像前几天新闻上说的孩子玩烟花把眼睛炸伤了,我们就只有哭的份了,今天要是不让他长点记性,到时候真出事了怎么办?”
那天晚上,我是第一次在过年忤逆老人,不管别人的求情,我硬是让儿子对着墙角站了1小时,直到他知道自己错在了哪才算结束。
02
要想孩子教得好,请您别插手
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父母的语言情绪,精准的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式地位,在遇事时就会知道谁要发怒,谁又会护着自己,然后他们就会更喜欢帮助自己逃脱惩罚的人。
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养成以下几种坏习惯:
做事两面派
家庭中爸爸妈妈唱白脸,爷爷奶奶唱红脸,会让孩子显得无所适从,不懂得谁的话才是自己应该要听的。为了减少自己犯错受罚,他们往往在爸爸妈妈面前是个乖巧样,转眼到了爷爷奶奶面前又成了“小恶魔”,这样的性格对将来的交友、工作都将会是大忌。
隔三差五地闯祸
因为从小做错事有人护着,会让他们不知对错的准确定义,总会不管不顾的往前冲,因而总会闯出大祸,让大人伤神。
和父母对着干
因为爷爷奶奶的宠爱,所以孩子会很厌烦父母的管教和唠叨,特别是青春期更容易顶撞父母,这都是从小家长没建立好威信的缘故。

03
为了孩子好,请您别插手
尽管老一辈的人给我们带孩子是为了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我们应该心存感恩,对老人给与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但因为年龄的差距和教育观念的出入,老人带孩子更多的是无条件宠爱,所以为了孩子更优秀的成长,在这几个教育细节上年轻爸妈们绝对不能退让!
过分溺爱孩子
都说隔辈亲,老人对孩子的爱很深,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怕没把孩子照顾好。就是这种百依百顺会把孩子惯出毛病,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娇气重,对成长有弊无利。
觉得孩子犯错没什么
当孩子犯错,家长一定要给予管教更正,让他们认识错误,不然那等到长大后容易影响是非观念的形成,对事情的认知浅。
孩子一哭就哄
现在的孩子玻璃心比较重,爸爸妈妈说点重话就会哭会闹,这时爷爷奶奶就会心疼的不得了,拿好吃的好玩的哄他们,把孩子养成了一个说不得骂不得的娇娃娃,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影响。
过度护短
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容易造成他们护短的行为,进而孩子不再接受父母的管教和批评,严重的还会形成孩子和父母的感情隔阂及情绪对立。而祖辈和父辈之间也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矛盾。

不过,虽然老人和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同,但爱孩子的心却是一样的。因此,当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别急着争吵,家庭成员要做好配合,在一起学习教育知识,相互补充。
即使要坚持己见,也请给互相多一点耐心的解释,讲清你要这样做的理由。毕竟孩子生活在家庭之中,会无时无刻不在受家庭成员的影响熏陶,只有全家人在教育上达成一致、共同灌输,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受益一生。